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七股鄉誌 聚落篇~城內村

第三節 城內村
第一項 村落概述
城內村東與佳里鎮下營聚落相鄰,北邊為大潭村、後港村,西、南方分別為頂山村、
篤加村,面積3.6平方公里。明鄭時期蘇姓來臺祖蘇振文即在此地拓墾,村內包括大庄、油
車、埔尾、舊厝角及水師寮等聚落。16 據七股鄉戶政事務所統計,民國98年(2009)底,全
村人口數為561人。
聚落呈東西向帶狀發展,村內有南26-1線東西連接村內各小聚落,沿此路徑再轉往北可
至後港村。由南26線向東南可至佳里鎮市區,向西北可經大潭村至青鯤鯓,聚落北側有興南
客運公車站牌。
本村北半部為平原景觀,稻作及甘蔗為主要種植作物,另有幾座大型養雞場。而南半部
則為魚塭景觀,以養殖虱目魚為主。
臺南縣七股鄉老人福利協進會於民國66年(1977)成立於此,同處所於民國77年成立城
內關懷中心。城內社區活動中心原在村廟文衡殿左前方,民國97年於廟之右前方另建新的城
內社區活動中心。
本村境內有2個庄廟性質的祭祀圈。1為蘇姓的文衡殿(1971年建廟)祭祀圈,範圍為大
庄、油車、及埔尾3個聚落;2為金姓的天南宮(1971年建廟)祭祀圈,範圍為舊厝角(嫁妝
地)及水師寮2個小聚落。
第二項 地名典故
第一目 城仔內
城仔內的地名由來不詳,有3種推論說法。第1種說法,城仔內蘇姓來臺祖蘇振文,用原
籍泉州府龜湖鄉石埕房「南門城」為地名,表示對家鄉的思念;第2種說法,是蘇姓先祖入
墾之初,四周皆為林投樹林,有如在城內搭寮開墾;17 第3種說法,明鄭時期有軍隊在此駐
紥,興築土城工事,所以有「城仔」的稱呼,後來住民是由佳里移入。18 當地的〈文衡殿沿
革誌〉碑記採第1種說法。
第二目 大庄
大庄指的是本庄,即庄廟文衡殿四周。蘇姓來臺祖蘇振文明鄭時期來臺,傳6大房
頭。19 其中大房、3房、4房與6房居住本庄,稱為大庄或大社。20
第三目 油車
位大庄西邊,南26-1線北側的小聚落,聚落南邊有大水堀,又稱此地為「大堀」,是蘇
姓五房聚居地。21 昔是為傳統榨麻油之地,又稱此地為「油車」。
第四目 埔尾
位於油車西邊,南26-1線南側的小聚落,原為沙埔地尾端,稱為「埔尾」。蘇姓二房祖
──盛德以捕魚方便,移居此地,現為蘇姓2房的聚居地。
第五目 嫁妝地
是蘇姓贈予金姓來臺祖金首聲的「嫁妝」,稱為「嫁妝地」,而金姓現在多半遷移至水
師寮,所以此地也被稱為「舊厝角」。
第六目 水師寮
位於城仔內西南方、埔尾東南方的金姓聚落,居民係由舊厝角遷移而來。相傳明鄭時
期或清代有水師在此地駐紥,所以有「水師寮」之稱。又因位於城仔內南方,又稱為「下
寮」。1926年《臺灣地形圖》中標示為「水司寮」,但應為誤植。22
第七目 潘厝後
原為潘姓聚居地,在今「鎮山元帥」小祠一帶,日治時期尚有2-3戶人家,現已夷為
田園,只留下古井遺跡。23
第三項 宗族活動
第一目 蘇姓家堂
即現任臺南縣長蘇煥智之家族。城仔內蘇姓的宗祠(祖厝),位於今城仔內庄廟──文衡殿後殿2樓。日治中期以前,城仔內蘇姓祖厝設於今文衡殿東南方約50公尺處公地──
學仔,為坐西朝東的草厝仔。大約在1930年前後,在今庄廟位址興建「暗學仔」(日治時期
供婦女讀書之地)。同時將祖厝遷至「暗學仔」後方現址,坐北朝南,供奉神明及蘇家列祖
列宗;民國60年(1971),庄人先將原「暗學仔」改建為庄廟文衡殿,民國71年(1982)
庄廟再度重建為現貌,並增建後殿,1樓設為「枰棒圖書館」(近年已改作「城內村辦公
處」),2樓為蘇姓宗祠,24 門口匾額為「蘇姓家堂」。
蘇姓來臺祖蘇振文,明鄭時期來臺,成年後娶新港大社柯氏,生志昇、志昂2子,志昂
生盛愛、盛德、盛興、盛旺、盛陣(出嗣志昂)、盛佐6大房頭,25 縣長蘇煥智即出身此家
族。每年冬至為祖厝祭祖日,有當年新婚夫妻一定要出席參加祭典的傳統。
第二目 金姓祖厝
據〈金氏祖先暨李府千歲(大王爺)歷史由來〉碑記,26 城仔內金姓來臺祖為金首聲,
字鴻禧,係福建省泉府晉江縣南門外25都浦內人氏,於清康熙年間來臺,由下山寮上岸,
時年29歲,與蘇姓因同籍共居,居於舊厝角。隔年(30歲)考取秀才,再隔年(31歲)娶
蘇姓連娘為妻,蘇姓以此地為嫁妝,故稱為「嫁妝地」。金姓後裔後來大多遷移至「水師
寮」,民國60年(1971)由庄內大老金本、金濫、金益銘等人在水師寮擇地倡建,民國96年
(2007)重建。
金首聲生文炳、榮、及3房(名諱不詳)共3子,第3房絕嗣,大房、2房第3代皆單傳,
第4代起始繁衍子孫眾多,遂舉族遷居水師寮,亦有部份後裔遷徙至七股鄉中寮村、佳里鎮
番子寮、臺南縣市、高雄縣市、臺北縣市等地。27 原以冬至為祭祖日,近年來為方便外地子
孫回鄉祭祖,改為冬至的前1個星期日為祭祖日。
第五項 茶餘飯後
第一目 鎮山元帥廟
廟址位於已廢庄的潘厝後。傳說昔時後港水道尚可行大船時,在一個颱風夜,有一個
來自唐山的戲班船於此翻覆,此後發生許多怪事,城仔內之關帝爺顯靈指示應幫罹難英靈建
廟,由城仔內庄人祭拜之。28
第二目 互不通婚舊習
先民拓墾之初,聚落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泰半相安無事。而若子孫一代一代的繁衍,
所需的耕地必然不足而再向外擴張,此時為了爭水、搶地就會發生一些糾紛,甚至於發生拚
庄、或是大規模械鬥是各地都經常聽到的故事。
清嘉慶年間,城仔內蘇姓與後港許姓可能因為土地糾紛,結果造成兩姓交惡發生械鬥,
所以昔時兩姓之間是互不通婚的。29 此外,蘇姓亦有與番仔寮人互不通婚的不成文傳統,30
但此傳統早已不存在,僅存於耆老記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