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七股鄉誌 聚落篇~中寮村

第一項 村落概述

「中寮」原名「中藔」,因位於頂山子寮及下山子寮之間故名之。漢人入墾中寮仔較「下山仔寮」(今龍山村)晚一些。中寮村面積僅1.8平方公里,各聚落「中藔」(含沙崙藔)與「下山仔藔」、「海藔」等土名,在日治初期(1901),原同屬「蕭壠堡下山仔藔庄」,日大正9年同時改隸「七股庄」「下山子寮」大字,戰後則沿用「中寮」之名設村。
中寮村包括「中寮仔」及「沙崙寮仔」兩聚落。在1904年《臺灣堡圖》及1926年《臺灣地形圖》中可見,頂山子寮、中寮、沙崙寮及下山子寮等各聚落間皆有水域相隔,僅能倚賴塭岸路相互聯結,一直到日昭和15年(1940)才因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為鹽業生產、運輸而闢建穿越下山仔聚落北邊大堀的石頭路(即今176線之前身),交通才算方便一些。

近年因推動鹽業觀光之故,除循傳統路徑由台17線行至七股村,轉向西沿176線至龍山村,再轉向西北可至本村外,近年才闢的南34-1線連接台17線、南25-2線連接西寮,更可由塩埕村台61線七股交流道下,沿176線往西抵達本村。

最早城子內金姓後裔金爐在今聚落北側捕魚及放網捕鳥,後來大約在清領末期(1875年前後),頂山子寮黃、陳、吳、張各姓移居成庄,後來又有來自番子寮楊姓移入,金姓也移入庄內,成庄之初居民大多從事漁業及養魚。迄百餘年前,源於番子寮陳姓的陳秋興、陳抄父子,輾轉由頂山子入墾中寮庄南時,全庄已有上百戶居民。

中寮仔聚落屬庄廟天后宮祭祀圈,以宗族分角頭的形勢極為明顯:今全村陳姓人口佔總人口數一半以上,為村內最大姓,其中當地人稱較早移墾的陳姓為「中寮陳」,日治時期及戰後,先後由頂山子及西寮移入的陳姓,則分別稱為「頂山子陳」及「西寮陳」。庄內共分10個角頭之中,「中寮陳」及「番仔寮楊」各佔2角,「頂山仔陳」、「西寮陳」、及「許」、「吳」、「黃」各佔1角,其他各姓人數較少(少數陳姓、金姓等)合為1角。

「沙崙寮仔」,位於中寮聚落之南、「水積湖」之北側,也稱為「園頭寮」,聚落較中寮為小,入墾年代也較中寮再稍晚一些。大約在1885年前後,才由中寮、下山子寮聚落居民移住,從事漁業、養魚和農墾,因部落北方有沙丘屏障可耕作而得名, 居民由聚落入口處依序為許、王、陳3姓為主。本庄屬下山子寮龍山宮祭祀圈,龍山宮在此小聚落四周放五營營兵以示護衛,庄內原有食水堀屬於廟產,供3姓居民共用,今則填平租予中華電信公司架設機房,以及興建沙崙寮聚落之活動中心。

中寮仔聚落北側、以及聚落南側176線路東,各有1排舊鹽工住宅,與傳統聚落的建築景觀略有差異。聚落南側、派出所旁有1座天主堂,已廢棄多年。中寮村與塩埕村僅一路一隔,但近年時興之鹽業及觀光相關產業,則幾乎皆屬西側之塩埕村,村內除少數餐廳業者外,並未蒙受其惠。

第二項 宗族活動

第一目 臺南七股穎川堂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位於光復國小斜對面,入口處有一「陳氏潁川堂宗親會」立牌。陳氏來臺祖陳光明(1717-?)、陳少老父子,原籍「福建省漳洲府龍溪縣28都劉瑞堡田中央」,於清乾隆7年(1742)來臺拓墾,定居於頂潭,少老生三水、三義、三江、三南4子,其後裔子孫分散居住於頂潭、頂山仔、中寮及十份等聚落,因無族譜資料而宗族難以整合。

陳姓宗族原於民國55年(1966)在七股鄉第2公墓(大潭村)、南30線與台17線交叉路口處興建祖塔,清明節宗族聚集於祖塔掃墓。民國80年(1991)首次舉辦平安宴,隔年(1992)平安宴上,宗親共議興建宗祠,在民國83年(1994)12月完工。民國83年(1994)又發起修建祖塔,民國85年(1996)完工, 之後陳姓宗族每年3月初3於宗祠「食祖酒」,冬至則在宗祠舉行秋祭。

第二目 其他
沙崙寮王姓與龍山村王姓同系;沙崙寮陳姓與龍山村陳姓同系;沙崙寮許姓系由海寮仔移入,與中寮、龍山村許姓「3大房」同系,源於後港、大潭寮許侃德公;中寮楊姓與龍山
村楊姓同系,以上各姓之宗族活動,詳見本章「龍山村」一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