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七股鄉誌 聚落篇~槺榔村

第一項 村落概述

槺榔村面積3.1平方公里,2009年底人口為861人。村境內僅「槺榔」一聚落,村境東與竹橋村為鄰,西與永吉村相接,村落的南界為曾文溪。由臺17線國姓大橋下,轉173線向東可達本村。由本庄沿南33-1線往北,可經義合村,再轉東北可到達樹林村。

本庄舊名「北槺榔」、「槺榔寮仔」,大約成庄於1880年前後,最早是由「北槺榔」陳姓舉族入墾。最早入墾槺榔的陳姓宗族,其共同的渡臺祖為陳先,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來臺之初住「笨港」海域(今北門蚵寮及溪底寮一帶)的北槺榔山附近。

清光緒6年(1880)春,陳先之後裔陳牛港攜5子、陳清淵攜6子、陳卉攜2子、陳陞兄弟5人、陳偕攜3子、陳東攜3子、陳水兄弟侄叔、另有陳姓父子3人,一起入墾。加上來自城仔內蘇姓、和中洲陳姓及頭港仔吳姓、番仔寮(佳里鎮)楊姓等姓入墾,入墾之初,有5姓8家族共14戶,因聚落南側為曾文溪以及西側「羊仔塭」的限制,14間草寮成環圈狀排列。至日治時期,又有南勢陳姓、井仔脚(北門鄉)黃秋淋、義合仔(義合村)黃姓遷入。

由於原初居民是從北門的「北槺榔」移入,所以居民採用原來的舊地名。日治初期(1901)時屬西港仔堡七十二份庄,日大正9年(1920)改隸七股庄七十二份大字(詳見本章「竹橋村」一節),戰後「北槺榔」聚落獨立設村,名為槺榔村。

庄內各大姓的宗族意識並不強,據傳早期仍有返回原居地祭祖、於庄內神主牌位輪祀的情形,但在宗族繁衍數代之後,雖然各宗族有建立族譜之舉,但庄內並未有宗祠興建,或是整合同姓宗族而形成的大型宗族祭祀活動。而全庄僅庄廟玉安宮祭祀圈,早期角頭幾乎與宗族分佈大致重疊的情形,也為了祭祀的公平,各角頭亦打破了家族的界線。

對於槺榔村聚落發展來說,日治時期1920-1930年間村北設置嘉南大圳的灌、排系統、1932-1935年村南設堤防、1925年闢2條聯外道路、以及1940年前後村南建大塭寮大排、運糖鐵道的設立,讓聚落進入穩定的農業生產。 戰後,1957年興南客運通車、新設電燈,1961年設公共電話、自來水,1978年社區道路改善,聚落的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槺榔村人口並不多,但早期有陳夢乾、陳皮父子,以及陳再成先生於此設之私墊,學風頗為鼎盛,擔任公職人員者多,今173線道路北側亦有陳姓以私有地設置的「文昌圖書館」,成為當地學子準備課業的好去處。

第三項 茶餘飯後
第一目 入庄神榕
槺榔聚落在日明治44年(1911)遭曾文溪大洪水,居民依庄神李府千歲的指示,在庄頭東南的河床上,今173線南種植榕樹,有鎮水護庄之意,洪水果然退去不再入庄,一直成為庄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原初種的榕樹今已向外延伸成林,成為入庄的重要地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