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七股鄉誌 聚落篇~塩埕村

第一項 村落概述
1904年、1926年的地形圖上,西寮、中寮、下山仔寮一線以西,至沙汕以東皆為原野,並沒有聚落出現。迄日治末期因為戰爭用鹽的大量需求,1935-1938年先是「台區」鹽田的開闢,接著1938-1943年「南區」鹽田的開闢,才新生一個個鹽業小聚落。
戰後設村名為塩埕村,面積10.2平方公里。今村內包括台區、八棟寮仔、新山子寮及十棟寮仔等聚落,有台區南聖宮、十棟寮仔保興宮兩個祭祀圈。由龍山村沿176線往西北,行經沙崙寮(中寮村)、跨六成排水後,道路西側的光復國小即為塩埕村1號,以道路為界,東側為中寮村。新設的台61線,在台區聚落南側設置「七股交流道」,亦是重要的聯絡路徑。
戰後「台區」及「南區」併為「七股鹽場」。1970-1979年七股鹽場再往北增闢一工、二工區(在青鯤鯓、西寮村),整個塩埕村內出現以176線為界,整個北半部盡為鹽田,而整個南半部全為魚塭,而幾個小聚落夾在其中的特殊地貌景觀。

全村居民幾乎是北門地區的移民。日本「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大量招募鹽工,據統計,日昭和13-20年(1937-1945)之間,塩埕村流動人口中,最多的是北門庄(今北門鄉)人,達61.6%,其次是將軍庄(今將軍鄉)、七股庄(今七股鄉大部分)各約8%,總計北門區人數逾九成,且以鹽為業者佔全村的七成。村內人口在1960年代時曾達1300人以上,在一連串的鹽業機械化採收、後來又完全停採的決策下,人口因而大量外移,民國98(2009)底人口數僅532人。
今整個塩埕村利用留下大量鹽業建築,做為觀光景點或設施,地貌景觀又大不同。循176線,有由光復國小向北延伸的紅樹林生態教育區、會社、臺鹽公司招待所、七股鹽山旅遊諮詢中心、臺灣鹽博物館、體驗鹽田、七股鹽山,穿越台61線向西後轉向南,台區聚落西南方為氣象雷達站,再沿道路向西南方可至觀海樓,向西、向南望去的內海海域,即計劃而未施工的三工區,在此可以觀賞潟湖生態美景,或由觀光碼頭乘觀光膠筏進入潟湖體驗。

第二項 地名典故
第一目 台區
日昭和10年(1935),因日本大量工業及軍事用鹽的需要,「臺灣製鹽株式會社」獲准在七股庄下山子庄至將軍庄口地區的原野、海埔地,預定開闢3800多甲鹽田,由於工程過於浩大,計劃分期開闢。但受到潮水的影響,進度嚴重落後延宕,直到日昭和13年(1938),第1期工程僅成功闢得300餘甲,範圍即今「七股鹽場第8區」,大約在中寮村及塩埕村西邊的海灘。而這一區因為是「臺灣製鹽株式會社」開發,為和後來「南日本製鹽株式會社」所闢的鹽田有所區隔,所以簡稱為「台區」。

第二目 南區
日昭和12年(1937),日本發動中日戰爭,戰爭用鹽量暴增,決定在臺灣增闢4500甲鹽田,估計用地6000甲,故在日昭和13年(1938),「日本鹽業株式會社」、「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及「臺灣拓植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開始在布袋、七股、烏樹林等3地開闢工業用鹽田。至日昭和18年(1943),開闢今七股鹽場之第1區到第7區,共1100多甲地,為了與「臺灣製鹽株式會社」開闢鹽田有所區隔,所以稱為「南區」。

第三目 十棟寮仔
今「臺灣鹽博物館」北側的的木造鹽工宿舍。建築皆為南北向,面對面共10棟,所以稱為「十棟寮仔」。

第四目 八棟寮仔
沿著176線,過了「鹽山」後,路北的一處黑色木造建築聚落,是日治時期的鹽工宿
舍,最初只有8棟,所以稱為「八棟寮仔」。聚落內住民多為北門鄉永華村溪仔寮、館東仔及蚵寮仔移墾鹽民。

第五目 新山子寮
八棟寮仔西側的聚落,以陳姓為主。係由「下山子寮」陳姓遷徙來曬鹽,「頂山子
寮」陳姓遷居經營魚塭,所以稱為「新山子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