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七十二份保甲事務所」所管轄區域,原包括今三股、十份、永吉、義合、竹
橋、竹港、樹林、看坪、槺榔9個村,以及今臺南市土城、青草崙等地,民國36年(1947)
將曾文溪以南之地售予臺南市(所得用以開發「美國塭仔」),現在所稱的「南七股」所指
的僅為今曾文溪以北的9村。
清初本區原為內海,聚落皆建立在今西港鄉的西南緣內海沿岸埔地,清乾隆年間內海沿岸就因爭海坪而事端不斷,迄清道光3年(1823),古曾文溪向南大幅改道,不斷向內海輸沙,海埔地逐漸陸浮,北門半島上的居民,特別是原內海沿岸的大埔、蚶寮港、外塭仔等聚落各宗族陸續向西、向南遷移,經營魚塭並墾耕。
清道光初年以後,每逢大洪水,曾文溪則在今七股溪、樹林溪、三股溪、曾文溪及鹿耳
門溪之間擺盪變道,經常危及聚落居民身家危險。墾民繼續向洪水所堆積出新生埔地或是沙
洲遷移,尋求新的機會,這樣的現象一直持續到同治、光緒年間,南七股的聚落大半都在同
光年間建立。
迄日治初期,曾文溪堤岸興築完成後,南七股的水患才得以解除,洪水帶來的泥沙填平
了南七股的魚塭,意外的造就沃野平原,日治中期以後,搭配嘉南大圳的開通,開發為廣大
的蔗作農場。
在日治時期,大約在三股仔、九股仔以西,仍保有國聖港海域數千公頃,初期在永吉設有海關檢查站,內海不斷向西陸浮而逐漸失去功能。戰後,國民政府先闢「美國塭仔」500多公頃,後又闢「曾文海埔地」1600公頃,加上私有魚塭連成一氣,成為廣大的養殖魚業專區。而僅留下的內海海域,以養蚵為主要產業,近年則因黑面琵鷺渡冬棲息,而引發生態保育熱潮,進而發展出生態旅遊產業。
南七股各聚落形成年代較為晚近,且在聚落形成的過程中,居民因為經常四處遷移,所以各姓宗族系譜混亂,相對來說,南七股居民的宗族活動並沒有北七股、中七股熱絡。但跨村落的宗族活動,可算是南七股的宗族特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