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七股鄉誌 聚落篇~竹橋村

第一項 村落概述

竹橋村包括「七十二份」及「竹橋角」,是七股鄉最南邊的村落之一。無論由台19線西港大橋下往西,或是由台17線國姓大橋下往東,沿173線即可抵達本村。本村民國98年(2009)底人口數為824人。

清道光20年(1840),本村附近尚為海埔荒地,官方以曾文溪為界,將放墾的海埔地明確劃分,溪北劃歸黃姓、溪南劃歸郭姓。由黃軍、洪里為首的16股首,在當時曾文溪之北岸,東至大塭寮、西至海的浮覆地,劃分成72份,招佃集體開墾,並在留下十餘甲地做為日後子孫的建地,即「七十二份」聚落。清咸豐3年(1853),張萬、蕭扳等人由北門嶼竹 橋遷入七十二份聚落之西側,取原其居住地舊名「竹橋」,稱此地為「新竹橋」或是「竹橋角」。

清光緒年間,曾有「臺南府嘉義縣西港仔保七十二份竹橋庄」之地名首次出現史籍;日治時期僅有「七十二份」地名,日明治34年(1901)七十二份與頂義合、下義合、北槺榔、公地尾等土名均屬西港仔堡七十二份庄,大正9年(1920)改隸北門郡七股庄七十二份大字;民國39年(1950)行政區域調整設村,取名為「竹橋村」。 今竹橋村內以黃、張二姓為最大姓。黃姓後裔居於庄廟東側、陳姓聚居在庄廟旁、蔡姓今多居於南37線東側、洪姓後裔遷往蚶寮,而張姓散佈聚落各處,後來另有張姓移入居於「竹橋角」,今各角頭已沒有明顯區隔,全村屬慶善宮祭祀圈。

本村境內173線沿線不但扮演聯外通道的重要性,由西而東,竹橋國小、城隍廟、七股鄉農會供銷部(竹橋門市)、竹橋派出所、七股鄉竹橋衛生室、代辦郵政的雜貨店、庄廟慶善宮、社區活動中心皆在道路兩側,提供村民每天的生活所需的服務。

由於村落位於曾文溪北岸,水患問題長期困擾庄民,再加上庄內水路凌亂,將全村切分為好幾塊,就連大排兩側居民的交通都有障礙。近幾年來政府投資上億元經費,及村內協調少數私人土地,整合排水路並加蓋,不但一次解決聚落水患問題,且聚落不再為水文流路切割,社區景觀更具整體性。

第二項 宗族活動

第一目 七十二份張姓宗族
張姓來臺祖,派下三大房,長房居於七十二份(竹橋村),2房遷五塊寮仔(十份村)、3房遷居外塭仔一帶(臺南市安南區)。宗族外移年代已不可考,各房相互間也早就沒有聯繫,而張家老祖之神主牌位一直被祀奉於七十二份庄內。老祖渡臺時曾攜媽祖神像,早已落公成為庄廟公神。
據傳大約在民國80年代,五塊寮仔張姓突然收到媽祖旨意,前往七十二份尋親,張姓宗族認為這是神明旨意,遂形成一張姓食祖會,食祖活動於每年農曆4月20日「老祖」之祭日舉行,依七十二份、五塊寮仔、外塭仔之順序輪流舉辦。祭典日之前1星期會先至七十二份請回老祖攜來之媽祖神像至爐主處,祭典後送回廟內。

第二目 黃姓宗族
庄內黃姓源於樹仔脚(樹林村)黃姓後裔,據庄內耆老所述,應有一部分為黃姓「興生堂」3大房之後裔。但早年已有許多黃姓將其祖先牌位請入佳里崇榮堂(黃祖厝),參加其食祖活動,所以與樹仔脚黃姓宗族之間的也漸行疏遠,而近年來參加黃祖厝食祖活動者也有減少的趨勢。

第四項 茶餘飯後

第一目 偷一支甘蔗罰三百
民國50-60年代,在竹橋村的北、西側,沿著台糖鐵道,各有一個甘蔗集貨場(俗稱「蔗埕」)。庄民雖然從事甘蔗種植,但依規定收成須全部交給糖廠作為製糖原料。據耆老所云,當時的運甘蔗小火車,隨車都有保警,一旦發現有庄民偷取甘蔗,就會將之「移送法辦」,罰款300元,依當時蔗農一天的工資15-18元來看,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凡是受罰者都會大喊吃不消。

第二目 大戰末期的道路景觀
村耆描述2次大戰末期時的今173線道路,寬度僅牛車可通行,開路之初徵調庄民為義務工開築,原為泥土地,雨天則泥濘不堪,後來才鋪為石頭路面。道路兩側種植木麻黃,外側挖掘1人高度深的水溝,盟軍轟炸時期可以做為「防空壕」(各戶民家柴堆下亦挖為防空壕),每隔固定距離,更設有大型坑洞以為「戰車壕」,以防止盟軍以裝甲車登陸。事過境遷,道路景觀已完全不同,今站立於10幾米寬的道路上,僅能憑空想像耆老所述當時的情
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