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七股鄉誌 聚落篇~永吉村

第一項 村落概述

由臺南市循台17線往北,跨過「國姓大橋」即進入本村。永吉村面積4.2平方公里,民國98年(2009)底人口為1122人。村境內包括「公地尾仔」(公地仔)、「三百二十萬」及「東三股」等3聚落,皆在台17線西側。

公地尾與頂下義合、北槺榔於日治初期,同屬七十二份庄,日大正9年(1920)改屬七股庄七十二份大字,139 早年參加西港仔香時,公地尾與頂下義合、北槺榔合轎參加。在戰後設村時,取「永遠吉祥」之意,名為「永吉」。「東三股」是位於三股仔的東邊新建的販厝,因聚落離三股仔稍遠,所以其行政區歸為「永吉村」。今「公地尾仔」屬「吉安宮」祭祀圈,而「三百二十萬」則屬「三和宮」祭祀圈。

日治時期堤防未建之前經常洪水為患,有「崩公地仔,流三股仔。」一語流傳,至1934年堤防完工後才算穩定,不過每逢大風雨,曾文溪河水的暴漲每每帶給庄民壓力,洪水亦曾只差2、3尺高就會滿過堤防的經驗。在曾文水庫完工後洪水得以調節,這樣的情況則甚少發生。

永吉村以曾文溪與臺南市南北相對,是今七股鄉南側的交通要地。日治中期(1927)日人於公地尾李國治家中設置「海關」,迄1938年業務改隸高雄關才廢止。在民國66年(1977)「國姓大橋」未興建前,此地即具有聯絡曾文溪南北兩岸的「渡口」功能,今國姓大橋更是連接臺南縣市的重要橋樑。

第二項 地名典故

第一目 公地仔
清道光20年(1840)開發「七十二份」時(詳見本篇「竹橋村」一節),最西側剩餘的地,因為濱海鹽份太重不利耕作,所以留作所有開墾者的「公地」,清同治2年(1863)莊姓入墾,目前全庄以莊姓的人數佔絕對多數。
最初的入墾狀況,說法有二:1為學甲的莊正、莊請、莊炎、莊戇、莊南、莊樣、莊芒德和學甲宅口的李然、李春風及王呆九、曾水牛、黃加再、周權等人入墾;第2種說法,為來自學甲的莊姓4房派下之莊復請、莊復炎、莊復王3兄弟,和北門的莊漾(樣)共同入墾。

第二目 三百二十萬
此庄是少見的、僅以數字為名的地名。位於公地尾的北邊的小聚落,開發時間大約和公地仔大約同時,最早入墾者為將軍頂山仔脚的翁烈,其次為樹仔脚黃旺、義合曾毛獅等人陸續遷入。
相傳地主是「戇人仔舍」,可讓拓墾者自由耕作,開墾之初,墾地面積大約可以種蕃薯苗三百二十萬條,所以稱為「三百二十萬」。因為聚落間,亦有人以「三百二萬仔」稱呼,所以早年就鬧出興南客運在設公車站牌時,以「三百二萬」為站名,而庄民前往佳里總站表達抗議,要他們還回「18萬」之趣事。

第三項 宗族活動
第一目 吳氏宗祠納骨塔
吳姓入墾始祖吳泰,生吳岸、吳塭2房傳世。民國83年(1994)於七股鄉第6公墓興建「吳氏宗祠納骨塔」。
第二目 其他
最大姓莊姓宗族每年清明節返回學甲參加大宗族祭典及食祖;李姓亦返回學甲宅口參加祭祖活動。而黃姓一部分係樹仔脚「振生堂祖」派下第3房「興生堂」黃合公派下「中厝」黃混公後裔(詳見本章「樹林村」節);一部分係樹仔脚「振生堂祖」派下第4房「振宗堂」後裔,於冬至前之星期日,與三股仔、五塊寮仔、什塭仔(臺南市安南區)黃姓宗族共同輪祀食祖(詳見本章「十份村」節)。

第五項 茶餘飯後
第一目 曾文溪下游最後的重要渡口
曾文溪南北兩岸交通相當不便,不知源於何時,就在今曾文溪北岸堤防內、國姓大橋下有一「筏仔渡頭」,以「漁筏仔」與南岸的土城仔對渡。早年「西港仔香」的香路,由此路線返回溪北,在永吉、三股、十份等村遶境後再返回西港。由於參與人數眾多,以漁筏來往接渡相當不便,庄民則動員大量漁筏,以竹子將漁筏固定,形成一條有如長龍的「竹橋」供人行走。民國44年(1955)陳宗寶時任臺南縣議員,爭取架設「國聖大橋」(今國姓大橋)未成。
民國49年(1960)土城仔地區不再參加「西港仔香」,此特殊景觀不再出現,但「筏仔渡頭」功能仍在。國聖大橋(今國姓大橋)一案,延至民國66年(1977)才得以實施,溪北接上日治時期即建造的「海岸公路」,對七股鄉民來說是一個交通連結的重要突破,至此撐漁筏渡河的人文景觀亦成絕響。
但當年國姓大橋的興築傳統工法,讓曾文溪水在此段下切了數丈深,形成了深溝,也讓國姓大橋在近年被列為重要的「危橋」,現正以新式工法進行重建工程。而被下切的深溝,亦被養蚵者相中,他們避開洪汛期,在國姓橋附近搭蚵棚,面積之大更甚於七股潟湖區,亦成一特殊地景。

第二目 王爺契子會
永吉村民有一習俗,庄民認庄廟吉安宮之主祀神明三王(吳府千歲)或池王(池府千歲)為「契父」,直至去世了才除名,久之形成「契子會」。「契子會」成員每年依個人意願給予捐款緣金,遂成立一基金,廟方於吉安宮內以一面牆公布紀錄以昭公信。凡屬「契子會」成員每年有申請獎學金之權利,分大學、高中、國中、及國小等各組申請,於每年農曆9月15日(三王祭典日)公開授獎。此外,凡為「契子」皆可參加不定期的平安宴。如今三王契子會成員達420餘人,有170餘萬基金存款;池王契子21人,迄今有10餘萬基金存款。

第三目 牽罟六四分
據耆老口述,2次大戰末期盟軍轟炸臺灣期間,庄內仍有莊石虎、莊虎等人為「罟長」,不定時的招呼庄人至海邊「牽罟」。漁獲量還算不錯,有鰛仔魚、鮸魚等受歡迎魚種,據說產量大時用牛車載往西港、佳里的市場兜售,1個星期也載不完。

公地尾仔至海邊有一段距離,徒步須1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所以這個活動並沒有受到大多數庄人的重視,但是加上由於「牽罟六四分」,漁獲中10份中的4份歸罟長所得,而另外的6份是由參與的人平分,所以多少還是有人願意參加。
只不過,1副「罟笭仔」通常需要近50人的人力,每次大約僅有20─30人參加,每人要分擔的工作加重許多。加上收成後的魚獲除了牛車運載之外,還須以人力走在石頭路面的道路上擔魚獲,實在辛苦。所以大家如果有「牽」得經濟價值較高的魚種,大多主張當場煮來大家分食,這樣也算實質得到了辛苦後的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